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甲车两侧远光灯的规格均为“12V 60W”,供电的蓄电池电压为12V,最大容量为60Ah。某天晚上,该车熄火时忘记关闭远光灯,则车上蓄电池最多能供两个远光灯正常工作 h。由于蓄电池的电能耗尽,甲车无法启动,需要借用乙车的蓄电池“搭电”启动,如图所示。“搭电”时,先用电线将甲车蓄电池的正极与乙车蓄电池的 极相连,再将另两个电极用电线连通(如果误接,蓄电池会被短路)。
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 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② 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③ 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 的原因。
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 1A”,AB间接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5Ω。
【实验步骤】
① 连接电路:完成图甲中的连线,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②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P在中点附近;
③ 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20Ω的定值电阻;
④ 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⑤ 断开开关,在从间分别换接15Ω、10Ω和5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实验数据】
电阻R/Ω | 25 | 20 | 15 | 10 | 5 |
电流I/A | 0.12 | 0.14 | 0.16 | 0.20 | ★ |
AB间接5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 ★”处的数值为 。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1)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 ,需要重新实验。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
发现,当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