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为了探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平面镜 薄玻璃板
(2)为了使成像更清晰些,该实验宜在较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实验中小明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她根据
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两次实验情景,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
(2)在乙图中,小明保持压强计的橡皮膜到烧杯底部的高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充分搅拌(设液面高度不变),则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与原来相比将 ,小明设计此步骤想探究的问题是 。
(3)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有 (填序号)。
A.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根据电磁铁能够吸起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D.探究动能大小相关因素实验中,由木块移动距离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小明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2)小明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kg/m3。
(3)受小明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 ;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如图所示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让悬挂着的导体棒AB (选填“左右”、“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2)若保持导体棒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 。
(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装置改进: 操作改进: 。
(4)若要利用上述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可以将图中的电流计更换为 ,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不仅与电流方向有关,而且与 有关。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 W 左右,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应把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端移动。
(3)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此时,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图像不是直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请同学们思考:如果电流表坏了,再增加一个开关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还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四个电路,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