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39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如果将烛焰向左移动5cm,则光屏应该向_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清晰的实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凸透镜中间有一块用镜头纸也不能擦掉的污渍,为此小组内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讨论,你觉得较合理的想法应该是____同学的。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的像,但像的中间没有了。
小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可看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较暗。
小霞:无论怎样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只能看到那块污渍的像。
如图40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成正立、放大的像
C.成倒立、放大的像 D.成倒立、缩小的像
图4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整至 。
(2)如图41所示,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
像,由此可断定凸透镜的焦距 15cm。
(3)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 。(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纸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当在纸片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5c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等于__________cm。
(2)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 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42甲所示,为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移动。
(3)小明将蜡烛置于图乙中a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_(填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