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34所示装置按下列步骤进行了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食用油的初温;
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
(2)类似的实验发现:不同的物质在 相等、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通常是不同的,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某同学用如图3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36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图36
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一支 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
(2)他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37所示,A、B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38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心移动蜡烛B,直到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 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