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圆柱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需要在图中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 。
(2)由图中步骤B、E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圆柱体的体积为 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在E图中若圆柱体触到了溢水杯杯底,会导致该液体密度的测量值偏 。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3 | 5 | 2 | 15 |
2 | 6 | 5 | 15 |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图25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第1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4)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________。
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了如图2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 有用功(J)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2 | 0.4 | 0.2 | 0.2 | 100% |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
图27 图26
图27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接触面粗糙程度 | 物块重G/N |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物块移动 的距离L/m | 机械 效率 |
1 | 较粗糙(木块-木板) | 2.0 | 0.25 | 1.2 | 0.80 | 52% |
2 | 同上 | 2.0 | 0.35 | 1.4 | 0.80 | 63% |
3 | 同上 | 5.0 | 0.35 | 3.5 | 0.80 | 63% |
4 | 较光滑(铁块-木板) | 5.0 | 0.35 | 3.1 | 0.80 |
① 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 、
的关系。
② 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下图28是小明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8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斜面的拉力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若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控制 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