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电动机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将大力发展并逐步代替现在的燃油汽车.如题21图所示某厂商研制的一种电动汽车,它的外形与普通小汽车相似,在纯电状态下可行驶80km.它的电动机效率为80%,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电压100V,容量150A•h.
(1)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霾是平均直径大约在1﹣2μm左右,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霾粒子在大气中的漫游,它的运动 (“是”或“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从能源可否再生角度来看,石油是 能源.
(3)电动机车在充满电后电池存储的电能为 J;在纯电最大行驶里程状态下,车子行驶时所受的平均阻力为 N。
如题22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
(4)在上述(3)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题23图甲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
A.镍、铬 B.铜、银 C.铜、铬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 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 (选填“大”或“小”)得多.
(5)题23图乙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题23图乙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题23图丙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