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0.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向,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 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效率 |
第1次 | 2 | 5 | 1 | 15 | 66.7% |
第2次 | 4 | 5 | 1.7 | 15 | \ |
第3次 | 6 | 5 | \ | 15 | 83.3% |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结果精确到0.1%);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选填“R1”或“R2”).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时,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 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象是图乙中的 .
(4)该同学为研究可变电阻功率的变化规律,他将R1换成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把R2换成阻值范围是0~10Ω的电阻箱.实验中R2从1Ω逐渐调大到10Ω,实验数据如下表.当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其电阻约为 .
A.4Ω B.5Ω C.6Ω D.4Ω和6Ω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R2/Ω | 1 | 2 | 4 | 6 | 8 | 10 |
I/A | 0.50 | 0.43 | 0.33 | 0.27 | 0.23 | 0.20 |
P2/W | 0.25 | 0.37 | 0.44 | 0.44 | 0.42 | 0.40 |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 ;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 (选填“快”或“慢”),这表明 吸热本领更强.
如图是某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原理简化图.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发热器的电阻为20Ω,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正常工作时发热器的功率是多少?
(2)当实际电压为200V时通过发热器的电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