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同学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
(1)小亮共做了2次实验.他把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第二次实验,他将A、B两点间的定值电阻由24 Ω换成12 Ω,然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选填“C”或“D”)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此时表格中空白处的电流为____A.
实验序号 | U/V | R/Ω | I/A |
1 | 4.8 | 24 | 0.2 |
2 | 4.8 | 12 |
(2)小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I/A | 0.15 | 0.1 |
(1)连接电路时,图甲中导线E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只填序号).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短路 C. R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____A.
(4)将5 Ω的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合适位置,记录实验数据,此操作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再将电阻换成15 Ω重复操作.
(6)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3 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将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
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电压U/V | 1.2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电流I/A | 0.12 | 0.16 | 0.18 | 0.20 | 0.22 | 0.24 | 0.26 | 0.28 |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____ | 3.0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4)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灯泡的电阻:
(1)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你认为该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
(3)该同学排除电路故障后,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0 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Ω.
(4)该同学提出在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本实验得到的是曲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