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便于我们 .
(2)如图2是我们“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是研究 (选填“小车”或“木块”)的动能大小和 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都偏小,这是因为 .
(4)实验室有甲乙丙三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8cm2、1.2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乙”、“丙”)注射器合适.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按如图所示方式,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平衡力,理由 ;
(2)小明纠正了操作,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2.0 | 0.4 |
2 | 木块与木板 | 2.5 | 0.5 |
3 | 木块与砂纸 | 2.0 | 0.6 |
(3)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在第3次实验后,小明仍将木块放在砂纸上,保持压力为2N,用弹簧测力计沿正确的方向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木块的速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 上,才能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当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时,发现蜡烛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4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的像是模糊的.
①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②如果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片,也可以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
(1)当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时,应采取串联的连接方式来控制通过两段电阻丝的 和通电时间相等.烧瓶甲和乙中的电阻丝的阻值应当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当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时,通过调节 ,改变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大小,观测并比较相同时间 (选填“同一”或“不同”)电阻丝所在液体温度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3)小明在实验中提出:在电路中再串联一只小灯泡.请就小明的提议,谈谈你的评价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