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常德19题2分)小明用20 N的力拉着重50 N的物体沿斜面运动了1 m,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2 m,则小明做的有用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
A. 10 J 50% B. 20 J 50%
C. 50 J 80% D. 4 J 8%
(2013长沙32题2分)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______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2015张家界28题5分)新农村建设中,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 700 N的物体,物体上升了2 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75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动滑轮的总重力是多少N?
(2015长沙36题6分)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 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_____N.
(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
(2015岳阳20题8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距离/cm |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2 | 10 | 0.8 | 30 | 83.3% |
2 | 4 | 10 | 1.5 | 30 | |
3 | 6 | 10 | 30 | 90.9% |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未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 (选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只填序号).
A. 71.6% B. 82.4% C.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