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一只灯泡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6V,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如铝在﹣271.76℃以下,铅在﹣265.95℃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车内线圈、电饭锅及电熨斗内部电热丝都用超导材料制作,当用电器通电时,假设这些导体的电阻都变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炽灯仍能发光且更省电
B.电动机仍能转动且效率更高
C.电饭锅仍能煮饭且效率更高
D.电熨斗仍能熨烫衣服且更省电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冰的温度/℃ | ﹣20 | 0 | 0 | 0 | 0 | 10 | 20 | 30 | … |
冰的状态 | 固态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蜡的温度/℃ | 35.0 | 40.0 | 45.0 | 49.5 | 54.0 | 58.3 | 62.5 | 66.6 | … |
蜡的状态 | 固态 | 固态 | 固态 | 粘稠 | 变稀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4)如图2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
小亮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W)、滑动变阻器(50Ω 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所示是小亮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代替导线,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对应实物电路的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 端(填“A”或“B”).检查电路连接无碍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同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序号).
A.小灯泡亮度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D.滑动变阻器滑片
(3)小亮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A”或“B”).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实际是存在电阻的,若考虑它们的电阻,小亮采用的电路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真实的额定功率.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I1+I2,可知,支路中的电流I1、I2都是干路中电流I的一部分,请结合如图试用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分电流I1、I2与分电阻R1、R2之间的关系:
I1:I2=R2: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