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1  2  3  4  5  6 7 
  • 难度: 使用次数:313 入库时间:2016-01-30

    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入射.

    1量角器量出θ的大小为50°,则反射角大小为    °.

    2若将纸板B向后折,使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们在纸板B上没有看到反射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的存在.

    3在图甲的装置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

    4若开始实验时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 难度: 使用次数:936 入库时间:2016-01-30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16-01-30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和   ▲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才能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当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时,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4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的像是模糊的.

    ①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②如果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片,也可以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

    4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 难度: 使用次数:116 入库时间:2016-01-30

    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    (选填“A”或“B)

     
  • 难度: 使用次数:131 入库时间:2016-01-30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实验中的起始点O最好    (选填不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是因为在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作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cm/s

    3下表为小芳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她所测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050cm间气泡的运动    (选填可以不可以”)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4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