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a)、(b)所示为两个实验情景。其中,图11(a)所示为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的分度盘以及游码情况,此时应将游码向 (7) 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1(b)所示的情景,是为了验证 (8) 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9) 。(按图中所示字母表示)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实心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10) 时,
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或6或7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1)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2) 。
④ 实验序号4中,实心物块D在水中所处的状态称为“悬浮”。假设某些实心物体在相应的液体中会处于该状态。为验证该假设需添加实验器材,则对添加器材的要求是 (13) 。
小张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他先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从6.0伏逐渐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0安逐渐变大。经过思考后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随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他观察电表的示数,跟前次电键闭合时相比,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没有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如图12(a)所示情况。接着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至某两处(其中一处在中点附近某位置),并观察了上述两处时的电表示数,但在记录数据时仅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下表的实验序号2和3中,遗忘了如图12(b)和(c)所示电压表的示数。
① 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4) 欧,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 (15) 伏;
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