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恒定,实验用到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待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某次实验中,小海用5Ω的电阻做好实验后,接下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端(选填“A”或“B”),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位应不小于 Ω.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小明在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A端,目的是 .
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如表:
实验序号 | 电流表示数/A | 额定功率/W |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7 | 2.698 | P额= |
2 | 0.69 | 2.622 | |
3 | 0.68 | 2.584 |
①她测得的功率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②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其理由是 .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是 .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实验中烧瓶内液体小明选择了煤油而不是水,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试验次数 | 电流/A | 通电时间/s | 电阻/Ω | 温度升高量/℃ |
1 | 0.3 | 30 | 10 | 1.5 |
2 | 0.6 | 30 | 10 | 6.0 |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 ,其产生的热量 .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 (选填“串联”或“并联”).
(4)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该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将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成电路,接在9V的电源上,如图.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下表:(“光强”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即cd)
光强(cd) | 1 | 2 | 3 | 4 | 5 | 6 |
光敏电阻R(Ω) | 36 | 18 | 12 | 9 | 7.2 | 6 |
(1)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表示光强在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强E=2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定值电阻R0为多少Ω?通电1min,R0上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3)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当光强E=1.5cd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小明家电热吹风机的铭牌如表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使用了多年,吹风机中的电热丝明显氧化导致其电阻发生了变化,电动机性能仍保持不变.为准确测量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小明在家中把该吹风机单独接入家庭电路并使其吹热风,发现电能表的转盘6min内转过132圈,电能表规格如图2所示.问:
电热吹风机 | |
额定电压/V | 220 |
电热丝功率/W | 480 |
电动机功率/W | 40 |
(1)这段时间内电吹风消耗了多少电能?
(2)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是多少?
(3)为恢复电热吹风机的铭牌功率,应与氧化电热丝串联还是并联一段新电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