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41 g,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89 g.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铜的密度为8.9 g/cm3)
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实验室准备多套“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 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图中的装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1 | 102 | 102 | 102 | 102 | 102 |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________不同.
(3)实验后,小明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抽气密封玻璃罩中,如图丁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一段时间后,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烧杯中有部分水结成了冰!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沸腾.部分水最终结冰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________________,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 、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_____________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光屏。如不移动光屏则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5 cm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