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8V,图乙是灯泡L2的U—I图像。
(1)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当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此时R0消耗的功率为1W, 求灯泡L1的额定功率;
(3)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如图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0=6Ω,灯L标有“6V 3W”字样,灯L的阻值及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0.8A;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5A。求:
(1)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右端,通电10s,灯L消耗的电能。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① | 水 | 300 | 20 | 30 | 12 |
② | 水 | 150 | 20 | 30 | 6 |
③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④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1)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 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
吸收热量的多与 有关。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
煤油 | 25 | 44 |
菜籽油 | 25 | 34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的 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 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及________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煤油的热值,发现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观察装置图,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张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二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 W,电流表的量程选_____A为宜;要求滑片 P向右移 灯变亮则滑动变阻器底下应选_____接线柱。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额定功率(选填“>”、 “<”或“=”);要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移动(选填“左
或右”)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 率为_____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 路外,还有_____________作用。
(4)另一组的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