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6年中考物理学科内、外交叉综合专题练习四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16年中考物理学科内、外交叉综合专题练习四及答案.doc
1  2  3  4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16-01-08

    阅读《探海神器——“蛟龙号》,回答4243题。

    探海神器——“蛟龙

    20126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22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 ´

    8.23.0 ´ 3.4 ´

    自身质量

    22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3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

    正常在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这次深潜纪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42.⑴ 换能器可实现          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

     ⑵ 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                                                  

    22

     
  • 难度: 使用次数:185 入库时间:2016-01-08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叶更舒适

    如图甲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安全等特点。

        开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再从环形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水或空气)顺着物体的凸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物体的表面继续向前,在离开物体的瞬间,由于惯性其运动方向与出风口未端的法线垂直。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      (小于/等于/大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

    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某品牌的无叶电风扇在实际电功率相同时,它的出风量与出风口的面积有关,相关数据如右表所示,利用表中的数据在乙坐标系中作出电风扇的出风量与出风口面积的图像。

    4)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圆形空腔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设计合理的是     

    5)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扇出风口输出的能量比细缝口输出的能量要大,这是因为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