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
D.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
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半岛一小时生活圈”.如图6所示,动车组列车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电动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速发电过程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B.机械刹车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人站在安全线以外是为防止列车运行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把人推向列车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如图为我国首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王亚平所做实验的一个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并从这个水球上看到了王亚平倒立的头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水呈球状是因为不受重力的作用
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王亚平通过悬水球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
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④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遭遇大风,翻沉在湖北监利长江大码洲江段,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近两个小时后才接到报警电话。据报道,当时风力达12级,风速达60km/h以上。以下关于本次事件的说法,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客轮当时一定是顺风行驶
B.客轮有四层客舱,经过装潢改造,可能导致重心偏高,加上船身受风面积大,在12级强风的作用下导致倾覆
C.海事局预报有所欠缺,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内河航道没有做到提前预警和禁止通行
D.客轮没有安装自动遇险报警装置,否则可及时向全球GPS定位系统传递遇险信息,当地海事局就能及时组织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