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 (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
(1)水烧“开”了在物理学中叫沸腾,水沸腾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有 (填“大量”或“少量”)气泡产生,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
(2)水沸腾以后堵住纸板上的小孔c,温度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刚与小健在家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下面第 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凝固后体积 .
(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 (正确/错误)的,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 .另一杯水中加了更多的盐,凝固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⑤,可以初步得出食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是 .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 过程.小健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 (容易/不容易)产生霜.小刚觉得这些霜会影响冰箱的工作,他就关闭冰箱的电源,取出食物,再打开原理如图⑥所示的电吹风,将开关拨到 之间,将风吹向霜,可以较快地化霜.
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表格中除时间和温度栏目外还缺少一个应记录的栏目是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蜡的温度/℃ | 42 | 44 | 46 | 48 | 49 | 50 | 51 | 52 |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 得出冰熔化特点是 ;试管中物质在E点的内能 F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吸收相同的热量,在AB阶段比在CD阶段温度上升快,这是因为该物质在AB阶段时的比热容比在CD阶段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