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艘
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能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和原理吗?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
(2)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① 。
② 。
(3)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在实验中所测量的数据,现请你填写测量结果:
图中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 cm。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1.50 | 2131 |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能、不能
);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
判断方法: 。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测量工具除秒表外,还需要 。
(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cm,t= s,v= m/s。
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