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仅此空2分,其余每空1分)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左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 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此实验应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 竖直下落(选填”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
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下左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 测出斜面的长s1=0.90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
(2) 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保留两位小数)
(3)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上右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来源:学|科|网]
(2)如上右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一列长400m的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4km的隧道,
求:(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 (3分)
(2)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