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秋•常熟市校级期中)据说,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大臣义律为了戏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一次宴请中,义律递给林则徐一杯冰淇淋,林则徐接过冰淇淋后看到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认为很烫,于是用嘴吹吹冰淇淋以防烫着嘴巴.这时,义律嘲笑着说:“中国人真有意思,连吃冰淇淋都怕烫.”笠日,林则徐回请义律,烧了一道“水煮鱼片”的菜送到他面前,由于菜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油,香喷喷的,义律顺手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汤,立刻喝下,没想到这不冒热气的汤烫得他摇着头大叫起来.看到此情景,林则徐说:“英国人真会开玩笑,连喝汤都摇着头.”请解释故事中的两个现象:
(1)为什么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
(2)不冒热气的“水煮鱼片”汤为什么非常烫?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
(2011•锦州模拟)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2006秋•武江区校级期末)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有烧过水的同学都知道,水开时的声音是沉闷的“扑扑”声,而水快开时却发出了清脆的“呼呼”声.
某同学回家后,动手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打开两个相同火力的煤气灶,将两个不同的容器,装上等量的水后,放在煤气灶上加热,直至水烧开,观察整个过程,并不时地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②当水温达到40℃﹣50℃时,有气泡开始脱离容器底,容器底发出了轻微的“呼呼”声,两个不同的容器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但都是随着温度升高,“呼呼”声变大.
③当温度升高到80℃﹣90℃时,气泡变得更多了,“呼呼”声也变得更大声了.将其中一个容器停止加热,虽然温度和刚才相同,但只要气泡消失,声音就没有了.
④当水烧开时,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发出沉闷的“扑扑”声.
(1)通过以上的实验,你能解释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吗?你认为水的声音与什么因素有关?
(2)以上同学的实验是否不够完善的地方?若有的话,请指出,并说说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