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力F的力臂l。
如图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 。
(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_______(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 。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再按图13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图13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2)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 (填“>”、“=”或“<”)。
(3)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测量 ,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4)在此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 ,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 极;电磁铁 (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 ,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14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是电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 ,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