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她首先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小钢珠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饮料吸管能 ▲ 的漂浮在液体中;
(2)小丽想,如果在吸管上标上相应的密度刻度,不就能直接显示所测液体密度的大小吗?于是她决定对吸管进行刻度的标定.在标定刻度前,她先测出吸管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如图甲所示).若漂浮在密度为ρ液的其他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为h,可推出h的表达式为 ▲ .(用ρ水、ρ液、H表示)根据以上表达式即可对不同液体的密度在吸管上进行标定.图乙中两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A/B).
(3)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可换细一点的管子,或适当 ▲ (增大/减小)配重.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
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1)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实验过程中,当小球的速度达到5.1m/s时,弹簧产生的弹力F与小球的重力G的关系为:F ▲ G(大于/小于/等于);
(3)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 ▲ ,此时,小球处于 ▲ (平衡/非平衡)状态;
(4)实验中所用小球的重量为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