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为G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1)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 ▲ 小,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 ▲ 变大;
(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 ▲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0.4()();
(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 无关.
在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 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如图a所示右端偏高,则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 调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杠杆如图b所示处于静止,则杠杆 ▲ (平衡/不平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通过 ▲ (填写一种可行的做法即可).
(1)小红根据图c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正确,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沿 ▲ (竖直向下/斜向上/斜向下)拉杠杆并测出力的大小进行验证.
(2)小华根据图c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 ;简述理由: ▲ .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丽同学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 (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 .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 (变大/变小/不变),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 (越长/越短/不变).
(3)小丽想,如果在吸管上标上相应的密度刻度,不就能直接显示所测液体密度的大小吗?于是她决定对吸管进行刻度的标定.在标定刻度前,她先测出吸管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如图所示).若漂浮在密度为ρ液的其他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为h,可推出h的表达式为 ▲ .(用ρ水、ρ液、H表示)根据以上表达式即可对不同液体的密度在吸管上进行标定.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
![]() | |||
![]() |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可适当 ▲ (增大/减小)配重,或换 ▲ (粗/细)一点的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