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灯L标有“2.5V 1.25W”字样,R1=1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Ω,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滑片P滑至左端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试求:
⑴ 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⑵ 电源电压。
⑶ 当S1S2S3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和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
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g取10N/Kg,
ρ水=1.0×103Kg/m3)。求:
⑴ 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⑵ 石料的体积。
⑶ 石料浸没后钢丝绳拉力的功率。
![]() |
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⑴ 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
⑵ 温度计的使用:
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
③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
⑶ 天平的使用:
①小明同学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丙所示,
请指出小明操作的两处错误:
错误一: ;
错误二: ;
②小明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如步骤D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⑴ 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⑵ 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45° | 45° |
3 | 60° | 60° |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
⑶ 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
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⑵ 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