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lO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 方向。
(3)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 ▲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 实验序号 | 物体重G(N) | 浸入水中深度 h(cm) | 弹簧秤读数 F/(N) | 浮力大小F浮/(N) |
小科 | 1 | 4.8 | 2.0 | 4.2 | |
2 | 4.0 | 3 6 | |||
3 | 6.0 | 3.0 | |||
小思 | 4 | 4.8 | 3.O |
| |
5 | 4.0 | 3.2 | |||
6 | 5 0 | 2.8 |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1教育网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后端挑着装满道具的“百宝箱”,前端挑着由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就这样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了40多年“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戏。如图所示,假设“戏台”重100N,装了道具的“百宝箱”重200N,它们的悬挂点爿、曰之问距离为l.5m,扁担视作重力不计的硬直棒。
(1)挑起担子时,“百宝箱”被提高了0.6m,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多少功?
(2)假设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为D,当手不对扁担施加力的作用时,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前端悬挂点A与点。的距离多大?
(3)当前端的“戏台”卸下后,左手在A点施加力,同样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若肖师傅是在站立时卸下“戏台”,则卸下“戏台”前后:
①扁担对肩膀压力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肖师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变化多大?(假设肖师傅的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