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画出图中的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小华用30N的力拉着重50N的行李箱在水平路面上向右行走,拉力方向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2)乙中画出行李箱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示意图。
(3)利用图中给出的信息,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小磁针的S极,并在磁感线上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小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 ▲ .
(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此时温度是 ▲ ℃。
(3)丙图是小芳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所绘成的图像,对图像的分析可知,实验时的气压 ▲ 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图丁的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吸热,温度 ▲ ,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M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芳同学用线将对应的像点与物点连接起来,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像到平板玻璃及物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这是为了研究为 ▲ 的关系。.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m.
小明学习了初中物理知识后开展了下列活动
(1)活动一:用量筒和天平(含砝码)做了测盐水密度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如图A所示: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盐水体积如图B所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g |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m3 | 盐水的密度 ρ/(g·cm-3) |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67g;根据所给的实验数据请你帮助小明填写下表:
(2) 活动二:利用相关器材开展了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C、D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深度▲ 的关系.
②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乙丙▲ 两个图进行对比.
小明学习了电流表与电压表知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验证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如图甲所示,把两个规格适当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灯泡发光,②分三次接人电压表,分别测量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
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的测量结果是 ▲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这是由于 ▲ ▲ 。
(2) 如果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处 ,可探究的问题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