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北京市平谷区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 北京市平谷区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题及答案.doc
1  2  3  ...5  6  7  8 9 
  • 难度: 使用次数:141 入库时间:2015-06-06

    17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2 A时,该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为        W

     
  • 难度: 使用次数:98 入库时间:2015-06-06

    小刚和丽丽要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他们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块,灯泡2只,开关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并设计了实验电路图如图18所示:

    1)小刚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一:

    表一:                                表二:

    I1A

    0.10

    0.12

    0.14

    0.16

    0.90

    0.20

    I2A

    0.12

    0.14

    0.16

    0.18

    0.20

    0.22

    IA

    0.22

    0.26

    0.30

    0.34

    0.38

    0.42

    I1A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I2A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IA

    0.20

    0.24

    0.28

    0.32

    0.36

    0.40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的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二: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小刚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丽丽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值和。

    请根据上述实验及记录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丽丽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第5I1读数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67 入库时间:2015-06-06

    某同学利用如图19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19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__

    2)如图19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

    3)他换用其它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当探头在酒精、盐水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

    4)若图19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_______Pa。(r红墨水=1.0×103kg/m3

     
  • 难度: 使用次数:132 入库时间:2015-06-06

    已知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有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当线圈匝数保持不变时,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规则。

     
  • 难度: 使用次数:126 入库时间:2015-06-06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若干(图中未画出)。小刚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物理实验,探究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有用功跟总功的关系 (实验时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他的实验步骤:1)在动滑轮挂钩上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移动一段距离。他把2个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保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变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仿照步骤(1)又做了5次实验,并把各次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实验前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对猜想探究时,他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

    3)小刚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自变量;

    4)请你帮助小刚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  2  3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