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所示:(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这与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比不一样,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小华和其他组同学使用的酒精灯和水的质量都样同,却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14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把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同时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4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蜡烛___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李萌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她得到如下数据:
|
(1)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3)分析第123次实验,控制变量是_____________。
(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 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如图15所示,则m1= ___g;
(3)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如图16所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为V,则V= ____cm3;
(4)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110g;
(5)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则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 。
G / N | 1 | 2 | 3 | 4 | 5 | 6 |
F / N | 0.9 | 1.4 | 1.9 | 2.4 | 2.9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