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21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
(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
(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被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
372潜艇一次远航战备巡逻,当时海区情况比较复杂,以前也碰见“掉深”的情况,但这次潜艇掉的又快又深,潜艇的主机舱管路发生破损,艇长王红理瞬间条件反射式发出命令:“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闭;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但“掉深”依然继续。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372潜艇闯过鬼门关,靠的是及时准确的命令,也靠着全艇几十名官兵超水平的配合。
2014年9月2日下午,中央军委给王红理、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礼堂举行。中央军委和海军的通令,分别给王红理和372潜艇颁发了奖章证书、奖状。
(1)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我们称之为 。
(2)300m深处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 Pa。(海水密度近似水的密度,g取10N/kg)
(3)海中断崖的海水密度变化会造成潜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进而急剧掉向海底。
(4)“向所有的水柜供气”的目的是 。
图22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的光控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磁控开关L、定值电阻R0、电源U1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发热电阻R1和R2组成。已知:U2 = 20V,R1=5,R2 =15
,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照射在光敏电阻的光强E(表示光照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是坎德拉,符号是cd)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3所示。求:
(1)画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20mA时,“工作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2)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20mA时,“工作电路”消耗的功率;
(3)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30mA时,“工作电路”中R1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
(4)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线圈阻值RL= 1、R0= 140
、U1=3V,那么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在什么范围内时, 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
如图24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装置的示意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0.02m3实心铸铁球,其所受重力为1400N,现用滑轮组将铸铁球打捞出水面,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F2=15︰17。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保持340W不变。不考虑滑轮组摩擦、绳重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铸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