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记录到指针静止时,指针相对刻度盘的位置如图16所示。试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指出此现象发生的可能情境,说明下一步的正确操作:
(1)情境一:
操作: 。
(2)情境二:
操作: 。
(3)如图17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质量为52g的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8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刚才做标记位置,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8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 m3
利用空的塑料饮料瓶(如矿泉水瓶、不添加其它器材辅助)能做哪些物理实验?(至少写3个)。要求简明操作步骤、所根据的物理原理。
序号 | 简明操作步骤 | 物理原理 |
1 | ||
2 | ||
3 |
下表列出的是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验 类别 | 实际问题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1) | 探究声音和音叉振动的关系,敲了下音叉,音叉的振动观察不清楚. | |
(2) | 探究小球从斜坡滚下的速度,从坡顶到坡底时间太短,难以测量. | |
(3) |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
某同学用 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18所示,用嘴分别对着5 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的音调越低.由此现象,你认为:
(1)(2分)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2分)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
答: 。
(3)(2分)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如图19所示)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道理.
答: 。
小明、小亮、小东和小华在实验室分别做四个小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分别遇到了不同的困惑,有些困惑,他们通过交流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但还需要听听你的意见;有些困惑,需要你帮助解决.
(1)小明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图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请你在图20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的力臂.(2分)
(2)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g、178g、356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
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质量m/g | 体积V/cm3 | 比值(m/V)/(g/cm3) | |
铜块1 | 89 | 10 | |
铜块2 | 178 | 20 | |
铜块3 | 356 | 70 |
①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 ;(填该数据的数字和它的单位).
②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 ;
(3)如图21是小东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4)小华用如图22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重50牛,在F作用下以10厘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是2牛,则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牛,5秒钟内拉力F做的功是________焦(不计滑轮重及油轮之间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