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2)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
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 液体种类 | 细管半径/mm | 细管两端压强差 | 通过细管的液 |
1 | 水 | 1 | P | 100 |
2 | 油 | 1 | P | 2 |
3 | 水 | 2 | P | 1600 |
4 | 油 | 2 | P | 32 |
5 | 水 | 3 | P | 8100 |
6 | 水 | 1 |
| 200 |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__________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钻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水<η油。
②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 | 蓖麻籽油的η/Pa·s | 水的η/×10-3Pa·s | 空气的η/×10-6Pa·s |
0 20 40 60 | 5.3 0.986 0.231 0.080 | 1.792 1.005 0.656 0.469 | 17.1 18.1 19.0 20.0 |
可见: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梅同学测定标有“2.5V”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电阻大约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50Ω。
(1)如题图是实验的实物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两表量程选取合理,滑片向左移动灯变亮。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后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填写“A端”或“B端”)。
(3)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也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D.滑动变阻器进入电路中的阻值太大
(4)实际实验的有关记录与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2.5 | 1.5 | 3.0 |
电流(A) | 0.24 | 0.16 | 0.26 |
功率(W) | 0.60 | 0.24 | 0.78 |
该同学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一次比第二次亮,
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电功率和灯的亮度的有关结论:
①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② 。
(5)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2.5 | 1.5 | 3.0 |
电流(A) | 0.24 | 0.16 | 0.26 |
灯丝电阻(Ω) | 10.42 | 9.38 | 11.54 |
你认为,用上面三次灯丝电阻阻值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小梅又想了想,老师讲课时告诉大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怎么测出灯丝的电阻三次却不一样呢?请你对此作出可能性的解释: 。
学了浮力知识后,几乎所有的同学对木块一定能浮在水面上深信不疑,唯独小峰同学对此还有疑问,经过一番争论后,他找来一些器材做起了实验……
(1)他将一个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槽中,然后加入5cm深的水,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木块是否能浮起来。
(2)继续向水槽内加水,直至水深为10cm,此时木块能浮在水面上吗?这时水对槽底的压强有多大?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滑轮组在40s内将重600N的木箱从地面匀速吊上4m高的阳台,所用的拉力为22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
(2)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
(3)动滑轮的重力.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接a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当开关S接b时,同样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灯泡L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1)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将R0与灯L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时,求灯丝的实际电阻值;
(3)将R0与灯L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 R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求灯L的额定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