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
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 ℃,电阻箱阻值为10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 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温度t(℃)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 |
电阻RT(Ω) | 22 | 28 | 35 | 44 | 56 | 73 | 94 | …… |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所示).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 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 ɑb B.bc C. ɑc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消毒柜等家电产品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图甲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2)某消毒柜利用该热敏电阻做成温度传感器,当柜内温度达到110℃时,温度传感器:自动切断电路.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 ;
(3)用该热敏电阻制成电阻温度计(如图乙),它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如图丙所示,要把图丙中电流表的表盘转换成温度计的表盘,那么温度计表盘的刻度将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
(4)若将这个热敏电阻用于电烧水壶的自动开关上,则在水温时7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 ,若此电路中电压是200V,则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此时热敏电阻的电功率是 W.
第2题图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个小灯泡ɑ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ɑ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ɑ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 mm.
(2)灯泡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
A.是虚像 B.和物体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灯泡a的像在零刻度线处,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 .
(4)某小组实验时,测得灯泡ɑ到水面距离u和灯泡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u/mm | 30.0 | 60.0 | 90 | 120.0 | 150.0 | 180.0 |
v/mm | 23.0 | 45.0[来源:学.科.网Z.X.X.K] | 67.0 | 90.0 | 113.0 | 134.0 |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u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v和u的定量关系是 .
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形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程度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 0.5 m 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来源:学科网]
每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 W | 物体和灯的距离/ 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1 | 暗 |
25 | 1 | 较暗 |
40 | 1 | 亮 |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 W 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 物体和灯的距离/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0.5 | 明 |
5 | 1.0 | 较明 |
5 | 1.5 | 暗 |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________( 选填“ 1 ”、“ 2 ”或“ 3 ”).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有关( 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_______控制改变量( 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
(5)小燕猜想3中的“物体的颜色”这个变量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通过使用________来进行控制的.
(6)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