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沉船“南澳1号”被发现后,水下考古队进行水下作业,当队员们穿上潜水服在海面下逐渐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增大,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把一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如图所示, 同一木块恰能停留在水面下,那么图甲中所挂重物A 与图乙中所放重物B 的重力比较 ( )
A.相等 B.A比B重 C.B比A重 D.无法确定
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小刚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捧)后,推导得出F浮=ρ液V排g,从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和物体_________有关。小刚进一步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他选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圆柱体和长方体铝块各—块、烧杯、细线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将圆柱体、长方体铝块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分别为G1、G2;
②将圆柱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将长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则:(1)比较两铝块的重力G1、G2的大小关系为 ;
(2)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比较:若 ,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若 ,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