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将11g的盐溶解在58 mL的水配制成盐水,并用量筒测了盐水的体积.甲、乙、丙三位同学读数情景如图所示,其中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读数方法正确.此时配制的盐水体积为 mL,盐水的密度是 kg/m3.(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按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将一束固定不动的入射光从杯底斜射向空中,然后逐步向杯中注水,液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液面上升到实线处时的折射光线.
(3)画出下面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质刻度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 适当的长度,拨动钢质刻度尺,就可听到钢质刻度尺由于 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质刻度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当钢质刻度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质刻度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中有两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焦距为10cm、B.焦距为30cm,要使实验顺利进行,宜选用 (选填“A”或“B”)凸透镜.
(2)选用合适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举一例说明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
(3)如图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现有器材:小金属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金属密度的方案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 尺左端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使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0为 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系有细线的金属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金属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取出金属块,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
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金属密度的表达式:ρ石= (用m0、m1、m2和水的密度ρ水来表示).
(5)小明测得金属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请推导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