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h/cm 2 4 6 8 10 12
F/N 0.2 0.4 0.6 0.6 0.6 0.6
(1)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
(3)当h= c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
(4)如改用浓盐水做实验,在图乙中再画出F-h图线。图线上h=6cm点的位置变 (高/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如图所示,甲物体重5N,漂浮在水面上,画出甲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和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如阁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力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与杠扞D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已知,动滑轮的质量
,物体H的密度
,AD= 0.8m,CD =" 0.2m" ,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
,为使扛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体E的最小质量m;
(2)物体H的最小体枳V.
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磨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g=10N/kg)求:
(1)重物A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
(3)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2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4)若实际所用拉力为3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