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在发声,并且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请你谈谈其中的原因.假如在月球上重做这个实验,泡沫塑料能否被弹起?为什么?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 .
学习光学知识后,小明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思考,他所用的器材和做法如图所示:取一块玻璃板竖直放置,取两支同样的蜡烛A和B,将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 (选填“同一侧”“另一侧”)观察,这是因为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照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2)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5)通过实验可发现,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2013•香洲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
(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 (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二个角相等,则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