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2时,R和L是 ▲ 联;在对S1和S2进行闭合或断开的各种操作中,电流表可读得0.5A和0.3A两个值,那么电源电压U= ▲ V,灯泡电阻RL= ▲ Ω(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所用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R2,装入烧瓶的煤油质量相等.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炼油升高的温度体现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 .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 是否有关,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温度计 ▲ 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把羊角锤看作杠杆,如图用羊角锤拔钉子,O为支点,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2)根据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中电灯和开关正确连到电路中.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该错误数据是 ▲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那么所测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 ,理由是: ▲ .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小明记录数据如下:
(1)在做表Ⅰ中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依次进行的第1、2、3次实验过程中,滑片P应向 ▲ (选填“左”或“右”)滑动;
表Ⅰ 表Ⅱ
实验 次数 | 电阻R1=10Ω | |
U/V | I/A | |
1 | 1 | 0.1 |
2 | 2 | 0.2 |
3 | 3 | 0.3 |
实验 次数 | 电压U=3V | |
R1/Ω | I/A | |
4 | 5 | 0.6 |
5 | 10 | 0.3 |
6 | 15 | 0.2 |
(2)在做表Ⅱ中的实验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依次进行的第4、5、6次实验的过程中,滑片P应向 ▲ (选填“左”或“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