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中适当的含义是 和 。这样加热的好处是 。
(2)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此时示数是 ℃,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源在竖立的玻璃板
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透明的特点,便于
。
(2)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4)细心的小源透过玻璃观察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体A、B、C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结论,接下来小源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分)
小源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⑵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⑶把调好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
⑷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帮小源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 的质量 m1/g | 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 V/cm3 |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 m2/g | 盐水的密度
ρ/g·cm-3 |
30 |
|
|
|
⑸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汽车先以4m/s的速度行驶20s,接着又以7.5m/s的速度行驶20s,最后改用36km/h的速度行驶5min到达目的地,求:
⑴汽车在前40s内的平均速度;
⑵汽车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的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小源家新安装了一套仅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来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
⑴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
⑵小源家比原来每月可节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