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器件分别正确连入电路中。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电流的热效应
B.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少
D.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高低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
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______吸热能力强些(选填“甲”、“乙”)。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l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 J/(kg·℃)。
小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完好。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4次实验相应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图乙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选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B.电压表的示数 C.电流表的示数
(2)实验中,她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 (选填序号)。
A.10 0.5A B.20
1A C.50
2A
(3)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为0,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 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跟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请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热电流的特点,猜想并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