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长10 m的大货车,以36 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学x科-网]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隧道长为 m。
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 m/s;
(2)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 m/s;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2= .(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____________不变,让苹果的_____________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时间为t1,t2,t3,……,并绘出h-t图象如图18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知识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