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10N,磁体B的重力为16N,A、B之间弹簧的弹力为3N,那么____________为电源的正极(填P或Q),电磁铁对B的作用力F为 ___________N。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 6W”,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小灯泡正常发光若U1∶U2=3∶2。则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 ________Ω。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的实验。
(1)小裴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在平面镜M上,在纸板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他将纸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器材有:铅笔、纸板、激光手电、__________、平面镜。
(3)小裴同学在学习时,觉得台灯刺眼,他可以怎么做?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唐小汇同学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25g;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测出液体的体积;
③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1)测得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kg/m3;
(2)同学们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测出矿泉水的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对他的方案提出改进,并只针对步骤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步骤③分两步,请你帮他们填写完整:
A.将量筒中部分矿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
(1)图1中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装有质量___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空气,并各放置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2)图2是两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一样,但在其中一容器外部并上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此装置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
(3)两个实验都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