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宽约为6 m,空间高约是_____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如图6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说出至少两条你发现的信息。
(1)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7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8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12.00 | 24.00 | 倒立,放大,实像 |
2 | 16.00 | 16.00 | 倒立,等大,实像 |
3 | 20.00 | 13.33 | 倒立,缩小,实像 |
4 | 30.00 | 10.91 | 倒立,缩小,实像 |
(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
(2)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 。
(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
(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5.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小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新课 标 第 一 网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一部醋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 (填字母代号)。
(3)由图9所示,可得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g.液体的体积为 cm3.
(4)根据 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 g/cm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