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2014·四川乐至县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014·江苏宝应县联考)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 ,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2所示: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 是凸透镜, 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当把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的中央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2)为了探究投影仪成像的原理,把蜡烛放在正确位置后,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
cm。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 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只将 向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