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2为滑动变阻器,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片P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对应关系的图象分别表示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则:R1的阻值为 Ω,电源的电压为 V.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滑片向右移,灯泡变亮.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和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电流表取0﹣0.6A量程)
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
(1)在设计实验时,除图示器材外,还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某同学观察到:“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 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4)该小组同学测得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如表,根据表中数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热多一些(选填“水”或“沙子”).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4)由以上数据还可以分析得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 温度升高得多一些.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同学们利用如图1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Rx
(1)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图所示,则I= A,Rx= Ω.
(2)某次测量中,发现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而故障出现在R或Rx,则故障原因是 .
(3)将电阻Rx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电阻,结果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 (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 小 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4)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其中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为U
②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③请用测量值U和U1,已知量R0来表示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