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 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
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5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