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3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
动距离等部分数据。
1.根据表3中已给的数据,分析计算并填写尚缺的三个数据,完成表格。
2.根据表3中的数据,分析或通过计算说明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
速度v/(km/h) | 思考距离s1/m | 制动距离s2/m | 停车距离s3/m | |
1 | 45 | 9 | 14 | 23 |
2 | 75 | 15 | 38 | |
3 | 90 | 74 | ||
4 | 105 | 21 | 76 | 97 |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
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请回答:
速度/km·h-1 | 40 | 50 | 60 | 80 | 100 |
反应距离/m | 7 | 9 | 11 | 15 | 19 |
制动距离/m | 8 | 13 | 20 | 34 | 54 |
(1)刹车过程中轮胎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的过程?
(2)利用上表数据,通过计算求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有什么关系?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雪
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