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小刚和小海等几位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小刚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工艺品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15(a)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哪些:
① ;
② 。
(2)小海这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测工艺品的质量,步骤如下: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②天平平衡后,把工艺品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15(b)所示,则工艺品质量为 g;
(3)接下来他们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15(c)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5(d)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工艺品的体积V= cm3.
(4)测得该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 (填“可靠”或“不可靠”)?
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中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惠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且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
(1)惠玲同学实验过程:
a.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她立即准备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可组长马上给她提示“等等……”。惠玲同学立即明白了,还应将天平的 ,再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b.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c.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d.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e.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
(2)小组中佳莉同学认为这样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规格 | 500ml | 250ml | 100 ml | 50ml |
空杯质量/g | 146 | 100 | 46 | 34.5 |
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 | 151 | 103 | 48.5 | 35.8 |
通过上述多次实验,验证了佳莉同学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若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 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将会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惠玲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
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 的总质量m′。
在探究“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1l(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1 (乙)所示,接下来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逐渐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此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1(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
(3)然后用一条不吸水的粗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如图11(丁)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该同学测得的密度值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