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5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_________ 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 _________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_________ 厘米。
B A
完成图6中的光路图。
图6
A′B′是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请在图7中准确画出凸透镜及凸透镜一侧焦点F的位置。
|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8甲),看到手指 _________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8乙),看到房屋 _________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图8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_________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的大小 |
40 | 13.5 | 缩小 |
30 | 15 | 缩小 |
20 | 20 | 等大 |
15 | 30 | 放大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
8 | 光屏上没有像 |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_________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_________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_________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_________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